與中科院合作研發,廣皓天紫外老化試驗箱攻克復合材料分層老化測試難題
點擊次數:9 更新時間:2025-07-11
近日,國內環境試驗設備企業廣皓天科技宣布,與中國材料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新一代紫外老化試驗箱正式下線。該設備突破傳統測試技術瓶頸,實現復合材料分層老化的精準量化檢測,為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材料可靠性評估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。

復合材料因輕質高強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制造,但在長期紫外照射與溫濕度循環作用下,其層間界面易出現脫粘、分層等隱性損傷,傳統測試設備難以捕捉這類微觀變化。此次雙方聯合研發的試驗箱,創新性地集成了 “微應變傳感陣列 + 超聲斷層掃描" 雙監測系統 —— 在 1600 小時的加速老化測試中,可實時采集材料內部 0.01mm 級的層間位移變化,并通過 3D 成像技術直觀呈現分層演化過程。
技術團隊針對復合材料的各向異性特點,開發了專屬老化循環算法。設備能模擬 - 50℃至 80℃的溫差(升降溫速率 5℃/min),配合 0.8-1.2W/m2 的可調紫外輻照度,精準復現高空、荒漠等特殊環境的老化應力。某航空級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測試中,經過 800 小時 “紫外照射 + 冷凝潮濕 + 溫差沖擊" 復合循環后,其層間剪切強度下降 23%,分層面積擴展速率較傳統設備的檢測靈敏度提升 4 倍。


中科院材料研究所項目負責人表示:“該設備解決了復合材料老化測試中‘宏觀檢測滯后于微觀損傷’的行業痛點,其測試數據與衛星艙體材料的在軌老化數據吻合度達 91%。" 廣皓天科技則透露,設備已通過 ISO 11507 國際標準認證,目前已應用于商飛 C919 復材部件檢測線,幫助研發團隊將材料篩選周期縮短 60%。
此次技術突破不僅國內復合材料老化測試設備的空白,更推動行業測試標準升級。業內專家指出,該試驗箱的分層老化量化分析能力,將助力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殼體、風電葉片等關鍵復材部件的研發周期縮短至國際水平,相關技術已被納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。
廣皓天科技總經理表示,雙方將持續深化合作,下一步計劃開發針對超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的老化測試模塊,為我國航天事業的材料可靠性研究提供更強力的設備支持。